【概要描述】在全球“双碳”目标与环保法规双重收紧的背景下,皮革行业长期面临的高碳排放困境日益凸显。作为产业链碳排放的核心源头,皮革原料从养殖、屠宰到初加工的全流程排放占比超过行业总排放量的60%。在此背景下,由英国皮革技术中心(BLC)主导发起的LWG
在全球“双碳”目标与环保法规双重收紧的背景下,皮革行业长期面临的高碳排放困境日益凸显。作为产业链碳排放的核心源头,皮革原料从养殖、屠宰到初加工的全流程排放占比超过行业总排放量的60%。在此背景下,由英国皮革技术中心(BLC)主导发起的LWG(LeatherWorkingGroup)认证体系,已从单纯的环保评估标准升级为推动皮革原料碳减排的核心治理工具,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量化、可追溯的实践路径。
LWG认证通过“标准量化-全链追溯-分级激励”的三维体系,构建了皮革原料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框架。其核心逻辑在于将碳减排要求嵌入原料管理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转变。
在碳核算标准化方面,2025年实施的LWG新规首次将原料碳排放纳入强制核算范围,要求企业提交覆盖范围1(直接排放)、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及范围3(供应链排放)的完整温室气体报告。针对原料端,标准明确规定了碳排放核算的具体指标:包括单位原料(每张皮)对应的养殖阶段甲烷排放量、饲料生产碳排放系数、运输过程能耗换算标准等,甚至细化到不同牲畜品种的排放差异参数,使原料碳排放核算从模糊估算转向精准计量。
供应链追溯体系是LWG管控原料碳排放的关键抓手。认证要求皮革原料必须可追溯至合规的养殖场或屠宰场,明确禁止使用来自非法砍伐区域、冲突地区的原料。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企业需记录原料的养殖地点、饲料类型、运输路径等关键信息,这些数据直接与碳排放核算结果关联,确保高碳原料无处遁形。
025年6月实施的LWG新版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对原料碳排放的硬性约束,推动行业减排从“被动合规”向“主动转型”跨越。新规明确要求企业设定原料碳排放强度减排目标——2030年前需较2020年下降30%,未达标者将无法获得银牌及以上认证,这一要求直接倒逼企业重构原料供应链。
在实践层面,企业已探索出多条原料碳减排路径。在原料采购环节,优先选择采用低碳养殖技术的供应商,如选用甲烷排放更低的牲畜品种、推广青贮饲料减少肠道发酵等;在运输环节,通过就近采购缩短运输距离,采用新能源车辆降低物流排放;在初加工环节,以环保防腐剂替代传统高碳化学品,同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北海东红制革通过上述组合策略,不仅将原料端碳排放强度降低28%,还将废水回用率提升至60%,实现了减排与降本的双赢。
电话: 15917687668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黄金路天安数码城D区D1-1902室